对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2019-01-25作者:推荐访问:应用文 小学生作文

  摘要:应用文写作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许多高校的基础课之一。然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笔者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格式;语言

  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应用文所承担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其功用越来越显著。应用文体已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文体。目前应用文写作也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因为这门课内容较枯燥,教学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区分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创作学生往往将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创作混为一谈,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过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占多数,应用文数量相对较少。中考和高考中也很少直接考应用文。因此,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创作过渡到应用文写作,难以很快适应。其次,现有的教材普遍存在这方面的缺陷,阐述了应用文的特点,但未将两者进行区分;有的存在写作理论和范例自相矛盾的现象。

  例如《新编应用文写作》一书,选文中夹杂了大量的文学名篇,甚至应用文写作理论中有三章是就文学创作而言的。当然,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两者毕竟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以往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之所以模糊不清、收效甚微,原因之一就在于纠缠徘徊于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二者之间,好似在写作的原野上要同时抓住两只活蹦乱跳的兔子,结果两头落空。明确和区分应用文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差异,对于写作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写作教学的实践都是必不可少,具有重要意义的。关于应用文和文学作品,近代诗人刘半农有个比喻:“应用文是青菜黄米的家常便饭,文学文是肥鱼大肉;应用文是无事三十里的随便走路,文学文是运动场上大出风头的一英里赛跑。”从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上讲,应用文比不过文学作品,但应用文更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也就是说,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问题解决了,应用文的写作目的就实现了;而文学作品则不是这样,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有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因此,文学具有审美性。在思维方式上,应用文写作侧重于逻辑思维;文学创作侧重于形象思维。在语言风格上,应用文的语言讲究准确规范;文学语言则讲究生动含蓄。另外在阅读对象、传播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异,这是学习应用文写作时需明确的关键问题。

  正确看待应用文的格式教学应用文的文体格式尤其是公文的格式作为长期困扰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一个难题,一直是写作界研究的焦点。在校学生尽管在不断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但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视野的狭窄,使得他们无法大量接触优秀的应用文章,造成对常用的应用文格式相当陌生,思维上难以形成格式化写作的定势。他们虽然知道应用文的格式是社会长期发展、约定俗成的东西,是人们普遍遵守的写作模式,但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基本格式含混、写作要素残缺或错位的问题,特别是将中学所学的日常应用文写作和行政公文的写作混为一谈。解决的办法是将不同文种反复进行对照、比较、归类,如将申请和请示、日常应用性通知和行政公文中的通知进行比较,将行政公文的基本格式进行归类等。另外,教师在重视格式教学的同时,无需过繁过细,否则令学生生畏生厌,学习效果常常事倍功半。其实,格式的掌握,在应用文写作中虽然重要,却是雕虫小技,教师不必详析,学生不必死啃。只要行文者树立起牢固的格式意识,了解几大类应用文体的基本格式,临到用时,借鉴一些工具书籍参照仿写即可达到目的;加之平时多练,则熟能生巧。因此,教师应该去繁就简,强化格式意识,只要学生脑子中绷紧这根弦,写出一篇格式规范的应用文应该不成问题。

  把握应用语言的准确表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总是以应用文的格式作为教授的主要内容,而忽视实质性的与应用语言写作技巧有关的内容,学生总是无法从中真正受益。另外就教材而言,目前,市面上和高校中铺天盖地的应用文教学方面的书籍和教材,至少存在着三方面问题。

  首先,不能科学地分析和说明应用文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其次,对语言问题的阐述都非常简略;

  再次,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总的来看,这些教材对于语言问题几乎都是泛泛而论。具体地讲,既无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表述,又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只是为了应试教育而概括出的一些简单的条文而已。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写作活动都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写作过程来看,写作首先是一种思维活动。具体到应用写作,它是一种区别于文学创作的逻辑思维活动,所以首先要求教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训练和引导学生完成思维方向的转变,即从艺术性、生活性和混杂性的思维方式转换到抽象的、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上来;从外在看,写作是语言表达的活动,它要求行文者以特定的语言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而应用文写作则要求行文者将自己的思维成果以应用文的语言表现出来。因而,写作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的问题。

  事实上,这正是目前高校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无法掌握纯正的应用文语言。这直接导致学生能感觉出什么是应用文语言,却无法准确地界定这种语言,因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无法具体操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混合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语言,结果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既非文学作品亦非应用文;学生写作的风格无法一致,文气无法贯通,读起来不够通顺而又无法修改,许多教师只是泛而批之曰“学生腔”。若问什么是“学生腔”,也不能明确回答。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学生腔”的问题:选择词语时,尽量使用单义词而不使用多义词,避免歧义,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尽量多使用专用词语,因为一些专用词语是文化的积淀,不可任意改用。如“请批复”不可写成“麻烦批复一下”;尽量使用庄重的书面语,不宜用口语和文学语言;专用文书中尽可能使用行业术语。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写作能力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质。这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单纯是写作本身的问题,还体现着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写作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素质。一句话,写作全面地体现着一个人的智能结构。写作应用文同写作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知识越广博,认识能力越强,越能写出应用性强,应用效果佳的文章。况且,应用文比起一般文章,具有“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的重要作用。孤陋寡闻,依葫芦画瓢,即使格式再规范,表达再完善,也只能效果平平,不能达到应有的应用效果。试想,写诉状的人不懂法律,写合同的人不懂经济,写求职信的人不懂得使用得体语言,写出的应用文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吗?例如,某些毕业生的求职信,诸如“亲爱的经理”、“我相信我的加盟会使贵单位锦上添花,如虎添翼”等词句,表面上看是称呼不当、用语不当,有点口无遮拦、出语张狂,其实并不是不会称呼,而是社会阅历浅、认识水平低,不懂称呼文化,不懂谦恭含蓄。因此,比起写作一般文体的文章,应用文写作更需要行文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功到自然成”,写文章时才能做到准确规范,驾驭自如。

  应用文写作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写作和文学创作的区别,懂得应用文的基本格式,熟练驾驭应用语言,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写作实践中积极地探索创新,才能够走出一条成功的应用写作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文忠.最新机关应用文写作模式指要[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

  [2]牟瑜.应用写作[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3]林建华.应用文语言的文化透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

  [4]郜林涛.实用性是应用文写作的生命[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本作文地址:
作文投稿